走进融合教育,我们在行动
发布时间:2024/4/1 7:47:19 作者:校管理员 浏览量:1156次
走进融合教育,我们在行动
融合教育,以平等、尊重、包容为基石,是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的重要体现。在这个充满爱与希望的季节里,我园特邀请江宁区陈娟名师工作室融合教育研究教师们到我园进行融合教育理念引领和工作指导。
互学互鉴,共同成长
每一份温暖的教育,都是从相遇开始。带着爱与期待,大家如约而至。首先,我园园长曹揽月作为本次活动的主持人,对湖山北路、天惠路和瑞宁路前来指导的融合教育研究教师表示热烈欢迎,并讲述了我园目前对于融合教育研究的相关现状与困惑难点,2024年3月21日由玉振路幼儿园承办的陈娟工作室的融合教育第一次帮扶指导活动就此拉开了帷幕。
为了更有针对性的了解“特殊儿童”的情况,玉振路幼儿园的一线教师纷纷描述了班级儿童的行为表现与自身目前在该领域存在的教育实践困惑,融合教育研究教师也为我园教师进行一对一解疑答惑。在聆听融合教育研究教师的解答后,让我们分清楚了“特殊儿童”与“特需儿童”的差异,明晰在与幼儿交往的过程中不能随意给儿童“下定义”或“贴标签”,要用科学的方式对特殊儿童进行评估,以专业的方式进行干预。
现场评估,融育于行
陈娟名师工作室的融合教育研究教师为了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的满足我园教师的对融合教育的专业需求,融合教育研究教师团队分成了两组,共抽取园中两名“医学诊断特殊儿童”的样本案例进行现场评估。在本次评估,融合教育研究教师使用了《孤独症儿童评定量表》等科学工具,为我园教师提供了观摩评估现场的机会,在观摩中学习科学评估的基本方法。在评估结束后,融合教育研究教师与我园相关教师进行面对面的对话与互动,我园教师表示此次学习受益匪浅:在日常与特殊儿童相处时,应以接纳包容为前提;在开展评估时,对于评估的环境、材料要做到充分准备;评估中,教师的态度要温柔、亲和,可与特殊儿童进行肢体安抚与互动;评估实际要尊重特殊儿童当下的情绪与需要,可结合多元的评估工具,更加全面的了解与分析特殊儿童需要,以便后续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干预活动。
专家交流,经验分享
现场评估结束后,湖山、天惠和瑞宁路幼儿园的研究成员认真撰写特殊儿童评估报告,用于进一步指导我园后续融合教育的实施安排。
2024年3月28日,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陈娟园长再次来到我园,对我园教师进行第二次融合教育帮扶指导工作。先是进行上一次特殊儿童评估报告的现场反馈,然后就我园融合教育现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和策略,有效提升了我园教师融合教育的素养。最后陈娟园长表示每个儿童都是独立的个体,特殊儿童亦是如此。评估样本报告同样具有特殊性,我们要根据每个特殊儿童的发展需要,制定适宜的个别化教育计划与安排,灵活运用相关教育策略,结合家庭陪伴的方法,认真观察、如实记录与适度回应,积极调动园内外资源服务特殊儿童,包括心理环境与物质需要。在班级融合中,以游戏为媒介,可让融合儿童按照自己的喜好与节律,自主融入、自然交往,有所发展,尽享快乐。
通过本次培训,我园教师深入学习融合教育的核心理念与实践方法,掌握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为特殊需求的幼儿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教育支持。
在融合教育的道路上,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每个独立的生命个体既有相同的一面,又有不同的一面。让孩子们接纳彼此之间的不同,也提醒我们的老师,面对不同的孩子要用不同的爱去滋养和浇灌,以温暖而坚定的信念,以温柔而坚强的力量,以温润而适宜的方式孕育孩子的心灵品质,让每个生命都能拥有美的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