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文章

春日有约,共伴成长
————玉振路幼儿园2025年春季家长会

发布时间:2025/4/2 16:57:14 作者:校管理员 浏览量:316次

春日有约,共伴成长

————玉振路幼儿园2025年春季家长会

春风轻拂,草木初萌,每一株幼苗的茁壮成长,都需要阳光与雨露的共同滋养,在孩子的成长旅程中,幼儿园与家庭如同阳光与雨露,缺一不可,每一次童真的精彩绽放,都离不开家园的默契配合。

为了巩固家园双向沟通,让家长更深入地了解孩子的在园学习与生活,2025319日—21日,南京市江宁区禄口玉振路幼儿园以“家长沙龙”的方式,分别召开了小、中、大学期家长会。这不仅是一次常规的家长与教师的会面,更是家园共同探讨科学育儿方法、分享教育智慧的重要契机。

以爱之名,我们赴约、倾听、对话、共鸣, 让这场春天的相遇,成为孩子成长路上最温暖的注脚!

IMG_256IMG_256IMG_256

我们始终相信,

教育从不是独奏,

而是一场家园协力的交响乐章。

IMG_256IMG_256

IMG_256IMG_256

IMG_256IMG_256

当新学期家长会遇上春天,

我们以“春”为媒,

让教育的温度与生长的力量悄然相融,

共育的土壤正在萌芽

......

IMG_256IMG_256

IMG_256IMG_256

来自小班组家长会的声响

小班下学期是幼儿从适应性成长迈向系统性发展的关键过渡期,这一阶段的教育与引导对巩固基础能力、衔接中班学习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孩子们在游戏、生活和交往中逐渐成长,教育是一场“看见”的艺术。

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我们希望:看见成长——分享孩子在园生活适应、社交探索的珍贵瞬间; 同频思考——解析3-4岁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共同探讨如何在家园同步中培养孩子的多方面能力发展; 播种信任——以游戏互动、讨论分享的方式,拉近家园距离,一同机智化解生活以及教育中的“难题”,让教育理念在真诚对话中悄然共鸣。

【关于家长会,小班娃娃有话说】

对于家长会,小班的孩子用稚嫩的话语和画笔这样回答:

彤彤4岁8个月:我知道!我知道!家长会就是爸爸妈妈来幼儿园,然后老师会跟他们说话。我希望妈妈来,这样我就能给她看我画的画啦!

暖(3岁9个月)家长会就是爸爸妈妈会来幼儿园和老师聊天还可以来参观我们的教室呢!

IMG_256 IMG_256

         小五班施妤希(42个月)   小一班邢米琪(45个月)

【家长会开完了,小班娃娃还有话说】

孩子带来的每份反馈,都是教育的同频共振

家长会后,爸爸妈妈都说了什么?你猜!

泡芙4周岁):妈妈回家说我做的松饼可好吃了,她很喜欢

颖儿42个月):爸爸说和好朋友一起玩游戏,还告诉我要听老师话。

螃蟹(310个月):妈妈告诉我在幼儿园也要乖乖吃饭,这样才能长得更高。

萱萱(41个月):妈妈说她在幼儿园给我画了一棵小树,我早上看见了,我很喜欢那棵树!

IMG_256IMG_256

【关于家长会这件事,教师也有话要说】

小三班于老师

教龄:1年

我是小三班的于老师,我的视角里,教育是大人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以朋友的身份陪伴孩子成长。我拒绝用大人固化的视角去解读孩子的世界,而是选择蹲下身来,从他们的角度出发,去理解他们的奇思妙想、喜怒哀乐。积极引导是我教育的核心方式,我坚信每个孩子内心都蕴含着无限的潜力,只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和鼓励,都能绽放光彩。在日常相处中,我会用乐观向上的态度感染孩子,让他们在充满爱与包容的环境中,勇敢探索、快乐学习,成长为自信且有担当的人。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每一次家长会都是我与家长们沟通的重要契机。曾经,我认为家长会主要是老师讲、家长听,是单向传递孩子在园情况的过程。但随着工作经历的增加,我渐渐理解家长会应是双向的深度交流,是家园携手共同为孩子成长助力的平台。 在这次家长会前,我好奇孩子们对家长会的看法,便和他们聊了聊。有的孩子说:“我希望妈妈去开家长会,这样她就能知道我在幼儿园有多棒啦!”还有的孩子小声说:“我想让妈妈知道我爱她”孩子们天真的话语让我意识到,他们渴望被肯定。 本次家长会,我们围绕幼儿的成长、发展和下一阶段的计划展开讨论。在习惯养成方面,分享了孩子们在园自主穿衣、整理玩具的进步,也提出在家中家长可以如何配合巩固;讲述了孩子们在集体活动中的互动表现,分析孩子们较为内向或过于活泼的情况及引导方法。

为了让家长会更有成效,家长会设置了互动环节,邀请家长分享自己孩子在家的趣事和问题,大家积极讨论,气氛热烈。从家长们专注的神情和踊跃的发言来看,这次家长会达到了预期效果,很多家长会后还主动找我们进一步交流。这次家长会让我体悟到,家园之间的紧密合作对孩子成长至关重要。家长们对孩子教育的重视超乎想象,他们渴望得到专业指导,也愿意积极配合。而我作为老师,不仅要关注孩子在园的表现,更要深入了解他们在家的情况,做到因材施教。未来,我期待每一次家长会都能成为家园深度沟通的桥梁。

小四班沈老师

教龄:10年

   我是小四班班主任沈老师,在幼教行业里已工作十年有余,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我与孩子们生活的这些年中,深刻的感受到这句话的意义,孩子们的经验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大事小事在不同的孩子身上可以积累不同的经验。在日常教学里,我也始终践行这一理念。从引导孩子们认识季节更替、花草树木,到一起打理班级的小种植角,见证生命的成长;从组织分享家庭趣事,到开展角色扮演的生活场景游戏,我努力将教育融入每一个生活细节。这十年,我看着一届又一届的孩子从最初的懵懂害羞,变得自信开朗、能说会道,学会自己穿衣、洗手,懂得分享与互助。每一次小小的进步,都是他们成长的勋章,更是我坚守的动力。

这次家长会,给我留下特别深印象的一件事就是,家长们一个个“坑娃”故事,每一位家长都从孩子在家实际情况讲述着,表示孩子在家和在幼儿园不一样,每一位家长都想让孩子每天快乐的来幼儿园,开心的回家。于是我随意在孩子们玩区域游戏时,拍摄一段孩子们区域游戏视频,通过视频观看,家长们感受到孩子其实都一样,只要做好陪伴与耐心等待,总会看到孩子们的变化。只有真诚才能打动人心,本次家长会,我不着急去讲大道理或育儿良策,我只讲述一则则与孩子有关的故事,让家长们感受,我们每天都在陪伴孩子、观察孩子。让家长们知道,你们的孩子们,每一天开心来幼儿园,开心回家的力量是什么。

来自中班组家长会的声响

中班下学期是一个极为关键且特殊的阶段,孩子们在逐步适应了集体生活,也取得令人欣喜的进步的同时,身心发展上都迎来更多的挑战与机遇。

首先,是为了帮助家长全方位了解课程,我们会详细介绍各领域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课程安排,让家长清楚孩子在园到底学什么、怎么学,从而在家也能配合引导。

其次,鼓励家长深度参与幼儿的生活学习,我们会分享孩子们在园的一日生活细节,同时提供科学育儿指导,不仅让家长对孩子的在园生活有全面的认识,真正实现家园共育,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最后,希望通过这次家长会搭建起家园沟通的桥梁。借此机会我们可以相互交流孩子在家和在园的表现,分享育儿经验和心得,共同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共同为孩子创造一个更有利于他们成长的环境。

【关于家长会的开法,中班娃娃有话要说】

家长会不仅是老师与家长的交流时刻,也是孩子们的舞台!这一次,孩子们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家长会的“小主角”。从共同讨论家长会的形式到亲手制作礼物,孩子们的参与让家长会变得更加温暖而有趣。

师:你希望我的爸爸妈妈在家长会中做什么呢?
彦彦5岁6个月:我希望爸爸妈妈们能来参观我们的学校,而且看看我们画的作品。
景怡5岁7个月:我想爸爸妈妈过来陪我们一起玩游戏。
羡羡5岁3个月:我希望家长来参加我们的区域游戏。
张卜匀5个月8个月:我希望爸爸妈妈能看到我们是怎么晨锻的。
刘沐妍5岁4个月:我想爸爸妈妈一起参观我们的幼儿园和班级,因为幼儿园有很多漂亮的东西。

IMG_256

中二班李文越5岁4个月:爸爸来开家长会的话,我想要送他一朵花和一个气球,希望她能够看到我的表征本和我画的画。

IMG_256

中二班宋伊一5岁4个月):爸爸,你来参加家长会很辛苦,坐下来喝点水吧,看看我对你写的话,我调皮的时候我会改,之后呢,我以后少吃垃圾食品,我再也不会看超过20分钟的手机。

IMG_256

中一班沈嘉瑶(5岁25天):家长会我想妈妈在美工区玩,看一看我的作品。

【关于家长会活动,中班家长也有感触】

家长会结束后,许多家长的心中充满了感动与思考分享他们参加家长会后的感受与心得让我们一同聆听他们的心声,感受这份温暖而深刻的教育共鸣!

听同事们说过多种家长会。有的严肃,老师重点讲学业情况,家长们紧张记录;有的热闹,大家热烈讨论课外辅导和育儿经验。
   我自己参与的家长会,氛围大多轻松,恰似一场及时雨。刚进教室,就迎来孩子准备的惊喜——课桌上立着他画的自画像,双臂似翅膀,颜料外溢却活力满满,我惊觉孩子心中的世界已如此绚烂自由。会中,老师给出的评分维度如明镜,照出我教育的疏漏。过往孩子分享趣事、哭诉挫折,我全心倾听了几次?陪伴时长够,质量又如何?多少回以“为你好”禁锢了孩子脚步?
   回家后,孩子期待地问:“家长会好玩吗?看到我的画了吗?老师有没有表扬我……”。我耐心地告诉他老师表扬他们进步很大,一个个都很棒,全班都学会了用筷子等等,小家伙开心的不得了。
  我要将学到的“倾心陪伴、适时放手、精准沟通”用于孩子,这是助力成长的关键,也是共赴美好的约定,未来定能书写精彩。

——中三班刘铭希妈妈

每次家长会,都让我收获满满。一直很认同“最好的家教就是言传身教”这句话,但在实际生活中,往往要求孩子做到,家长却肆意妄为。比如要求孩子要认真吃饭,家长却在吃饭的时候看手机给了孩子既定的规律,家长却在带头破坏。这会让孩子产生疑问,也会让孩子反复试探这规律的底线。通过这次家长会,让我感到作为父母,更应该成长。做好父母,在规则中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我相信,孩子在模仿和学习的过程中,会越来越好!感谢所有的老师

——中四班唐祎祎妈妈

IMG_256IMG_257IMG_258IMG_259IMG_260 IMG_256

来自大班组家长会的声响

半月前的幼小衔接问卷中充满了家长对于“幼小衔接”的担忧和焦虑

孩子是否能适应新的学习节奏

是否能与新同学和谐相处

是否能跟上课程的进度

当我们的孩子即将从幼儿园迈向小学

家长们深感到这不仅是孩子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也是家长的必须经历的一次成长。

qq_pic_merged_1743409897236qq_pic_merged_1743409919952

【解家长之需、衔幼儿之“盼”】

结合调查结果,大班将家长会定位在“解忧幼小衔接”主题家长会。我园特邀了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苏教名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陈林静老师,进行幼小衔接专题讲座。从幼小衔接的身心健康、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学习准备四个方面,结合真实生动的案例进行了剖析和交流。

8611ea1962e5fc93b1d6983a3f729ccIMG_256mmexport1743408452075

幼小衔接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孩子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更是为了帮助他们在心理、情感和能力上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未来的挑战。

解班级之急,接幼儿之“期”

大班同时开展了个性化班级家长会,老师们针对班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与家长们展开探讨。

大一班就“课程在儿童的生活和行动里”的课程理念,向家长们介绍了基于节日节气、幼儿的发展需求设置的班级整体课程框架,家长们也为课程走向提出建议和想法。

大二班利用视频的形式,向家长分享幼儿刚刚进行的参观小学的活动,引导家长更加深入地了解小学校园,为后期幼小衔接的切实准备做好铺垫。

大三班聚焦物品整理,引导幼儿在书包内准备小学物品、水杯及文具,学习整理方法,同时鼓励家长以身作则,在家做好榜样。

大四班重点向家长反馈了动手问题、社交问题与进餐问题,并针对问题给予了实操性建议。

IMG_256IMG_256

IMG_256IMG_256

【会后家长们这样说】

我参加过的家长会,大多是老师讲,家长听,最后带着一堆‘建议’回家。但今天的家长会不一样,来之前,不仅收到了邀请函,老师还提前发布了活动主题,我还预先想了想相关的问题。一开始的幼小衔接专家讲座,干货知识和现身说法,让我倍受启发,当前幼小衔接阶段,大家都集中精力衔接知识,可是孩子们的幸福感从哪里获得呢?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幼小衔接内容。专家还说了很多如何帮助孩子自觉少接触电子产品的方法,这一场讲座我一刻也不敢开小差,生怕错过了一些有用的启发。在班级家长会中,老师结合班级情况分析孩子们现阶段幼小衔接需要家园配合的地方,我一定会积极配合,和老师们一起帮助孩子顺利过渡到小学。

——大三班王言一爸爸

IMG_256IMG_256IMG_256IMG_256

会后一周孩子们的表达

IMG_256

吴与忱(6岁3个月):这是我最近的时间表,爸爸说要早睡早起,不能像以前一样迟到,我现在7:10起床,七点半之前穿好衣服,八点钟要到学校。 IMG_257

徐诗妍(6岁2个月):妈妈告诉我小学一节课有40分钟,要想上课专心,就要保持专注,所以她现在陪我一起看故事书,她说这样可以培养我的专注力。

IMG_258

程诺(6岁4个月):我们要学会安排好自己的时间,什么时间吃饭,什么时间跳绳,要能自己安排好。所以我在旁边写了时间回家了我还有我的晚间计划呢!

【关于班级最后一次家长会,大班老师这样说】

大二班王老师

教龄三年

我是大二班的王老师,我拥有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们,他们每一个像都一颗独一无二的种子,而我有幸在这一程陪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让生命获得完整的成长,而在此过程中我也收获幸福和快乐,我们互助、陪伴,双向奔赴,“大孩子”和小孩子一起成长。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我深深感受到家校共育的温度与力量。谈到幼小衔接,家长们最初的感受大多是焦虑,而听了陈林静老师的讲座,家长们逐渐舒展眉头;甚至在家长会结束后的沟通中听到他们在分享幼小衔接过程中的困惑,又彼此支招鼓励,这些瞬间让我更加坚信教育需要“双向奔赴”,幼小衔接需要“家园同行”。

而那些关于“知识储备焦虑”的提问,也让我看到家庭教育中仍需要更细致的引导,而家长对后续活动的期待,更成为我们继续深耕的动力,希望接下来我们可以用专业的知识陪伴孩子们和家长们一起探索幼小衔接的方式和内容,明白幼小衔接不是‘抢跑’,而是‘蓄力’”。

教育是一场温柔而坚定的修行,未来我们将继续以孩子为圆心,步履不停,携手共赴每一程成长的山水。  

【写在最后】

家长会,是会议更应当是教育研究,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和第二任老师——幼儿园教师共同参与的一次“教研”,研儿童、研教育方法和策略。

   教研的话题从哪来?从儿童的需要中来、从家庭教育实际状况中来。

   教研的方法怎样合适?只是被动的听,效果极低,参与、体验,人人皆可成为分享者,才是应有的家长会“打开方式”。

    教研成果用到哪里去?用到每一个儿童的家里:改变看待儿童的方式;改变和儿童说话的语气;学会了怎么给孩子选图书;了解幼儿园教育后更理解、更支持;为孩子准备更健康的饮食和作息;理解科学幼小衔接不只是拼音和计算……

     总之,家长会是幼儿园和家庭在孩子看不到的地方,共同提升“教育水平”的重要手段,以“教育在教育之外”的方式,为实现家园共同“陪伴儿童幸福成长”的教育愿景而努力!      ——玉振路幼儿园   曹揽月

家长会落幕,成长的故事却永无终章,

愿我们都能成为那泓温暖的水流,

托起每个孩子独一无二的人生航道。

上一篇春日“萌”动,来呀,玩呀!

下一篇春日“萌”动,来呀,玩呀!

版权信息:南京市江宁区禄口玉振路幼儿园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禄口街道玉振路18号     电话:02552770706 管理登录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 32011502010427号